越西打造首部舞臺劇 首演獻給彝族紅軍連
(資料圖)
8月18日晚,隨著西昌金鷹大劇院內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2023年第八屆涼山彝族火把節暨夏季清涼涼山游系列活動之文藝精品展演劇目,越西縣首部舞臺劇——《箭無虛發》成功首演。現場座無虛席,從涼山各地趕來的觀眾久久不愿離去。
舞臺劇《箭無虛發》由文旅廳幫扶涼山工作隊指導,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提供支持,是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打造的首部舞臺劇作品。
1935年5月下旬,中央紅軍第二先遣團進駐越西,釋放了關押在監獄中的進步人士,焚毀了反動政府剝削壓迫各族人民的田賦糧簿等文書檔案,歡呼聲響徹城鄉村寨,1000多名越西兒女踴躍參加紅軍,誕生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彝族紅軍連隊——“倮倮連”,這也是紅軍在涼山擴紅中最光輝的事件。
舞臺劇《箭無虛發》就是以“倮倮連”這支充滿傳奇色彩的隊伍創作的,講述了為了尋找這支傳奇的連隊,解開心中的謎團,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教師林長青前往越西縣參與定點幫扶工作的故事。為了推進當地鄉村振興建設,他一次次往返于曾經的戰場,尋訪英雄的后人。在一把虎頭弓弩的指引下,他在陽糯雪山下遇見了那群英勇的“倮倮連”戰士。
一把虎頭弩,見證了兩代人為反抗奴隸主和國民黨的剝削壓迫進行的不懈斗爭,以及彝漢人民的戰斗情誼。從1935年的越西到1937年的延安,從長征到扶貧攻堅、鄉村振興,話劇《箭無虛發》通過挖掘歷史的碎片和現實的細節,用典型呈現、濃墨重彩的描繪,體現淳樸又高尚的美學精神,使作品具有深刻又持久的藝術感染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