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托起“老少困”穩穩的幸福
(資料圖)
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南湖社區59名老人通過曼陀羅心理繪畫,開啟身心療愈之旅,減輕了焦慮癥狀、失落感、空虛感;嵐山區嵐山頭街道圣嵐路居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月月,收到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實現了“微心愿”的她雀躍不已;莒縣浮來山街道社工站鏈接莒縣雨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采取流動餐車的形式,讓困難家庭吃上了愛心午餐……
“老少困”等特殊群體的“急難愁盼”是否被看得見?在日照,答案毋庸置疑。人生至暗的時刻,總有人“提一盞燈”,為他們“燃希望的火”。
日照市現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67.06萬,占常住人口的22.59%,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聚焦轄區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照頒布實施《日照市養老服務條例》,出臺《推進日照市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等30余個文件,直面養老“痛點”。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為牽引,建立區縣、鎮街、村居、家庭四級養老服務網絡,全面推進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今年以來,建成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42處,護理型養老床位完成主體1649張,為888戶困難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照護您”智慧養老綜合應用平臺,打造“沒有圍墻的虛擬養老院”。聚焦補齊農村養老短板,以“讓老年人吃上一頓熱乎飯”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農村幸福院“長者食堂”建設,探索資金籌集六助機制,有效破解可持續運營難題,共建成農村幸福院1852處,助餐服務6.1萬余名農村老年人。
關愛未成年人,就是關愛未來。為了呵護每一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日照加快構建精細保障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計劃10月底前建成啟用全市未成年人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對未成年人實施分類關愛與幫扶,開展好控輟保學、結對幫扶、心理疏導關愛服務系列活動。同時,打造“陽光護花 照亮未來”未保工作品牌,持續擦亮“港·護航”等區縣未保品牌。積極爭取醫保部門支持,將孤困兒童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與特困人員享受同等標準政策,困境兒童醫療救助最高可享受救助5萬元。加強未保陣地建設,發揮鄉鎮未保站作用,孵化培育兒童類公益組織70余個,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兒童福利工作。
困難群眾臨時性、突發性困難較多,需要社會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托一下”“拉一把”。對此,日照市構建“政府+慈善”“物質+服務”多維救助格局,充分調動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伍等公益慈善資源,實施了“滴水”工程、情暖萬家等30多個救助項目。創新“一碼通、一站辦、一鍵核、一網聯”四個一“陽光救助”工作品牌,以大數據手段賦能社會救助精準化。建立“困難群眾救助·主動申報日”制度,每月10日,由村民政協理員通過手機微信小程序幫辦代辦,推動社會救助業務從“線下跑”向“指尖辦”。如今,日照市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9類保障對象13萬余人,救助保障標準連續7年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縮小至1.23:1,年均發放救助金逾8億元,低保覆蓋率全省第一。
用心用力用情關愛幫扶“一老一少一困”,日照民生幫扶類群眾滿意度測評連續3年列全省第二。(丁兆霞 佘賽)
來源:日照日報
關鍵詞: